古语有云: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,环境对橘子生长的影响都这样大,在人的成长过程,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。大学阶段作为学生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时期,诸多大学正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,来循序渐进的熏陶学生,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。
本篇文章,小编就带大家走进北京印刷学院,深入了解该校的环境建设。
对大学生而言,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,而图书馆也成为了学生最长逗留的公共设施。北京印刷学院图书馆前,矗立着一座巨大的毕昇雕像。作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,毕昇与北印的办学特色不谋而合,也寓意着该校秉持我国古代印刷先贤的智慧和精神,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印刷出版领域的发展。每当学生进出图书馆时,总能看到毕昇在默默守望,时刻激励着该校学生努力学习,为中国印刷出版事业而不断奋斗。
越过毕昇雕像,走进图书馆,就会发现,门口的雕像代表了北印深厚的历史底蕴,但图书馆内部建设及设施却极具现代化特色。据小编了解,该校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120万余册,中外文纸本期刊1000余种,以印刷包装、出版传播和艺术类图书为藏书重点,充分体现了该校的学科特色。
此外,该校图书馆还藏有电子书20万余册,接入了万方、SCI、CNKI等4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,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充足的底蕴。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内文献,该校专门开设了文献检索课,并开设了多个文献检索讲座,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图书馆文献的参考咨询、查收查引服务等,做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。
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,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卷轶浩繁的图书资源,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习的最佳之地。北印图书馆共有五层,配备了约1200个阅览座位。在当代大学生因为占座问题苦恼时,该校图书馆早已推出了座位预约服务,并定时清退未按预约到座的同学。学生自主预约自习座位,既减少了因占座引起的纠纷,让同学关系更加和睦,又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,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
正所谓,“腹有诗书气自华,最是书香能致远”。北京印刷学院从图书馆的环境建设入手,为学生打造了舒适而便利的学习环境,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该校一流的学风建设。如此优质的环境建设,实在值得亲身体验一番。